蝦是人們最喜愛的美食之一,它價格不貴,營養豐富,老少皆宜,可以說是一種大眾化的食品。我們的祖先早就對蝦有深厚的研究,中醫認為蝦能增強人體的免疫力和性功能,補腎壯陽,抗早衰。常吃鮮蝦(炒、燒、燉皆可),溫酒送服,可醫治腎虛陽痿、畏寒、體倦、腰膝酸痛等病症。如果婦女產後乳汁少或無乳汁,取鮮蝦肉500克,研碎,黃酒熱服,每日3次,連服幾日,可起催乳作用。蝦皮有鎮靜作用,常用來治療神經衰弱、植物神經功能紊亂諸症。
营养师蒂娜•鲁杰罗(Tina Ruggiero)表示,美国心脏协会建议,每天饮食中的胆固醇摄入限制在300毫克。而8、9只虾的胆固醇才189毫克,却含有20克蛋白质,每只虾也只有10卡路里热量。虾也富含硒、镁,有助于抗癌、抵御心血管疾病、认知功能减退和甲状腺疾病等。虾还是一种抗氧化剂“虾青素”的主要来源,具有抗发炎特性。
但蝦的品種繁多,比如常吃的海蝦就有對蝦、明蝦、基圍蝦、琵琶蝦、龍蝦等;河蝦有青蝦、河蝦、草蝦、小龍蝦等。不同的蝦怎麼吃,才能最大程度地保留和發揮營養作用呢?
海蝦白灼最營養
海蝦礦物質豐富,鈣、磷、鐵、碘都比河蝦高,且受污染較小,是可以為大腦提供營養的美味食品。海蝦中含有三種重要的脂肪酸,能使人長時間保持精力集中。
海蝦中,數澳洲龍蝦最名貴,其實在營養上,它並無過“蝦”之處,只是受到的污染少。但現在市面上的許多海蝦,其實都是人工養殖的。以對蝦為例,如果野生對蝦要長成市售的大小,可能需要幾年的時間,由於有害物質在對蝦體內的富集作用等,受污染的機率將會增加。人工養殖的雖然生長速度較快,但需要以營養和口感大打折扣為代價。

海蝦做法很多,粵菜的“白灼”烹調技法最能保住營養。 ①蝦洗淨,剪去鬍鬚,瀝乾水分;蔥切絲,姜切末,一勺白酒,備用。 ②根據個人口味,以醬油、蔥、姜、辣椒等調製味碟。 ③鍋中倒入少許油,待六成熱時下蔥絲、薑末、白酒。 ④再在鍋中加入適量清水,旺火燒開,放入蝦淖至熟撈起,控去水分上盤,即可蘸著味碟中的調料食用。
有些人家是白水煮蝦,但是去腥的效果可能不太好,與蔥、姜、酒一起煮便可解決這個小問題。如果想換換口味,還可以做道“蒜茸開邊蝦”:去蝦頭和殼,留蝦尾,擺入盤中。將蒜茸、青紅椒粒、鹽、味精、香油攪勻,逐一抹在蝦身上,然後端盤上籠蒸5分鐘取出,淋上熱油,撒上香菜即成。
河蝦帶皮最補鈣
河蝦常生長於內陸小河中,但隨著近年環境的污染和河水的干涸,已越來越少見。相對於海蝦來說,河蝦雖然個頭較小,但蛋白質含量毫不遜色,而且鈣質含量還更高。由於蝦皮中的鈣含量最高,且薄而軟,因此小河蝦適宜帶皮吃,補鈣效果很好。
這裡推荐一道美味營養的“河蝦小炒”:將蝦洗淨,待油鍋熱後放入煸炒變色。加蔥薑蒜末煸出香味,烹入料酒,加蒜苗後調入鹽、胡椒粉、味精、香油即可。
小提示:
蝦雖然美味可口,但安全衛生更重要。首先,由於不易保存,最好現吃現買新鮮活蝦,放冰箱冷藏也不要超過1天。如果發現顏色發紅、殼肉變軟,就說明已經不新鮮,盡量不吃。第二,蝦要熟透再吃。蝦可能帶有耐低溫的細菌、寄生蟲,即使蘸醋、芥末也不能完全殺死這些寄生蟲和蟲卵。第三,蝦可能是某些過敏性疾病的過敏源,過敏體質者忌吃。